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海岸,邊界或起點~1025那天我們在彰化海岸

文/黃麗莎(荒野總會培力志工)

這日一早與夥伴自台北圍城飛奔至彰化芳苑,參與由彰化環境保護聯盟主辦的 「 1025救在彰化海岸—千傘齊開守護白海豚活動」。大概連老天爺也想來參加吧,原本擔心受颱風影響天氣可能會不太好,結果是頂著烈陽與一千多名由各地前來的環保團體與民眾,一同在芳苑普天宮廣場以紅白雨傘拼出SOS搶救中華白海豚的圖形,伴隨著宣言傳遞我們要濕地不要沿海工業區的聲音。

不知從哪一年起,台灣西部的沿海開始長出一個又一個的工業區,曾是我們長輩們抓螃蟹、嬉戲的濕地,如今恐怕多只能保留在他們的回憶裡了,而多數生長在都市的我們又未必人人都體驗過濕地的美好。我自己也是到了中部念書後,才知道台灣有著完全不同於北部東北角岩岸的海岸風景。還記得大學時和同學們同遊濕地,踏著淺淺的海水追逐著河豚螃蟹,一邊奇怪怎麼海邊這麼寬這麼遠,還有走多久才能看見海? 這邊到底是陸地還是海呢?

趁著下午海岸導覽,想再重溫踏在泥灘地的柔軟,恰巧遇見今年來渡冬的第一批大杓鷸,透過望遠鏡瞧他們縮聚在一起的樣子,偶有幾隻用長長彎彎的嘴喙往泥灘地這邊啄啄那邊啄啄。 「他們現在吃飽了,縮在一起取暖休息,現在是漲潮,等水快漲到他們現在的位子,就會看見他們齊飛的壯觀景象。」長期以來關注大杓鷸生態的蔡嘉揚理事長跟我們解釋著,還有提到大杓鷸會以怎麼樣的路線到後方的魚塭休息,也提到將來這段路線上還會架上幾座風力發電機。「那不就像闖關大魔王一樣,考驗大杓鷸能否安然飛過?」 我心裡暗自譬喻。「好危險!沒有跟開發單位反應嗎?」旁邊一位媽媽著急的發問,「有的,都跟他們解釋過了,也建議應該將發風扇換為南北向以減低衝擊,但開發單位以”改變方向影響發電效益”回絕我們。」真是令人難過的回答,所有開發背後都必定有其代價,頂著綠能光環的風力發電其實影響西部沿岸濕地鳥類的生態,而國光石化與中科四期的代價是什麼呢?

消失一片濕地的代價,我們付不起嗎?是的!我們的確付不起,蔡嘉揚理事長比喻的很好,「今天不是說台灣到處都是濕地,我們還硬是要政府保護彰化的海岸,而是整個台灣西岸都開發殆盡了,為什麼還要破壞我們所剩不多的自然資產。」濕地雖看似荒涼但其實卻自成一生態系,孕育了許多我們說不出名的魚蟹貝類。濕地消失了,代表食物也跟著消失,然後大杓鷸便再也不會來了,已經岌岌可危的中華白海豚處境就更艱難了。 因棲地消失與破碎而缺少食物的海豚們,也正告訴我們西部沿海漁業資源匱乏的現狀。 而正當全世界正為暖化問題談判進入焦頭爛額之際,台灣政府怎麼會在此時選擇破壞可調節氣候的溼地,蓋上即將邁入夕陽的石化工業呢? 想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數十年後即荒廢的工業廢墟,還是一個沿海蚵農可以世世代代永續經營的濕地。

中科四期開發案問題重重,單就其廢水排放問題,就對彰化的農業與沿岸蚵仔養殖業造成致命影響。 華映、友達汙染霄裡溪的案子才暫歇,竟又是一個要將面板廠排放廢水當作農業灌溉水的開發案,屆時農牧產品銷往台灣各地,你跟我都可能因此誤食受汙染的食物,這樣的代價,真的是我們付得起的嗎? 而這樣極具爭議的開發政策,卻仍在農漁民聲嘶力竭呼救聲中通過。是什麼原因使受人民賦稅的政府失去了眼睛與耳朵,看不見也聽不到我們的呼喊?

風颳得更凶了,這群大杓鷸果然群起飛往魚塭的方向。視線跟著他們望向前方泥灘地,不禁因這樣的景象而撼動,滾滾前來的潮水一到了泥灘地上,馬上由大浪轉而成了匍匐前行順服的流水,自然界裡早已有其運作的平衡,有了泥灘地,我們便不需要防波堤與消波塊。但如果這裡真的填海造陸造出了國光石化,便逃不了這些奇形怪狀又造價昂貴的水泥怪獸阻礙我們親近海洋。忘了是在哪裡聽到這樣的分享,說海岸對陸地上的我們來講是終點,但換個方向想,卻也是我們航向遼闊大海的起點。 想想台灣這幾年來對待我們海洋母親的態度,垃圾掩埋場、工業區、焚化廠、把種種我們不想要的丟置在海岸,再以水泥堵起自己在海島生存的圍牆,便斷了航向海洋的可能。

眼前幾個小朋友開心的在泥灘地上找尋螃蟹的蹤跡,不願理會母親的催促。我不知道多年之後,當今日的小孩帶著他們的孩子再回到這裡,可以見到怎樣的風景? 多希望,那會是同一片泥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