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轉貼好文-沒有國光不用哭,台灣有向上發展的本錢!

很多財經記者、名嘴和學者都一直以為台灣的技術遠遠落後先進國家,只能靠「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四高產業(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工安風險)賺外匯。因此,當馬英九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時,這些人義憤填膺,把國光撤案看成國破家亡的前兆,指責反國光的人被政客愚弄,斷送了台灣的經濟命脈。他們把經濟部長施顏祥請到電視台,希望利用他的嘴巴說明國光停案對台灣經濟的傷害。

沒想到施部長竟然老神在在地說出一整套早就備好的對策:(1)改善既有石化廠營運效率以縮小缺口,(2)建立進口乙烯儲存設施以穩定國內乙烯供應,(3)石化中、下游產業向上升級,以因應乙烯成本上漲的趨勢。其中一位名嘴不以為然地反問施部長:產業升級這麼容易嗎?施部長的回答再度讓他們傻眼:產業升級當然不容易,但是國內電子產業相關的需求市場夠大,國內的技術能量也夠,部分不足的技術可以從國外引進。不只施部長很鎮定,台橡總經理陳重裕也認為:「石化產業不要一直只想擴充產量,應該投入研發作高值化的提升,利潤也不會少。」他並指出台灣大量進口的 LCD背板材料、半導體封裝材料,一些主機材料等,全部都是石化產業可以發展的空間。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30502/132011042200880.html

做為反國光的學者,我願意負責任地說明:沒有國光石化,不會因而傷害石化中、下油產業的未來;反而繼續採取「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政策,才會使台灣的石化產業在十年內無以為繼。

擁國光的人主要理由是:進口乙烯需要使用冷凍加壓的液化槽,比進口原油的運費還貴,因而抬高中下游廠商的成本負擔(根據許文龍的一次談話,我猜成本增幅約在2%左右)。但是台灣生產的乙烯每噸1,130~1,150美元,東南亞的每噸僅1,030美元,其中價差已經10%,應該有機會抵銷進口液化乙烯的運費。

更幸運地,根據全球石化產業商業情報權威公司 ICIS 在2010年九月的報導(標題為「乙烯運費將崩跌」 "Ethylene Freight Rates Head For Collapse"),2013年時全球將新增 25 艘巨型液態乙稀運輸船,過度的競爭將使運費崩跌到流血價格。這意味著三年後乙烯是進口或自己生產,應該都不至於明顯影響國內石化業中下游的競爭力,甚至進口可能還更有利。

如果往長期看,其實台灣注定要走產業升級的路,愈早起動對台灣愈有利。別的不說,台灣地小人稠,我們有什麼本錢發展高污染、高工安風險的產業?認真觀察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近年經濟的發展就會注意到:這些國家遠比台灣有本錢發展「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如果我們繼續走過去的產業發展政策,注定在三、五年內要被這些國家取代。那時候再想要升級,就更加地不可能了!

因此,假如廢了國光只不過是要逼台灣走產業升級的路,不如乾脆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追上來之前趕快上路。死拖活賴還反而會死得更快!

產業升級當然不容易,台灣喊了三十年都沒有具體成效。但真正的原因不在於欠缺人才、資金或技術,而是政府和業者苟且拖延而浪費了三十年的時間(猶如裕隆汽車案)。

台灣絕對有足夠的人才和技術來因應化工產業升級的需要!頂多只有少數關鍵技術可能需要從國外技轉,但絕大多數技術應該可以靠國內自行研發。別忘記:過去數十年來化工系一向是工學院第二志願,曾經以火紅的姿態吸引過許多優秀的學者和學生,有接近先進國家的研發能力和超低廉的研發人事成本。假如過去二十年來石化業者好好利用這些優質的低廉人力資源,台灣早就有足夠的產業技術來脫離「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政策,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緊迫追來的威脅。

那麼,為什麼化工業者從來都不會想要利用這些全世界最便宜的優質學術資源,也從不需要自己做研發?因為政府長期以政策在縱容(鼓舞)「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

產業不需要升級就可以輕鬆賺大錢,誰還願意為了升級而費神想策略、規劃時程、找人才、冒風險?台灣產業升級有多難,看政府對落後的產業保護到什麼程度!有保護,產業就不願意升級。裕隆汽車的發展過程就是明證。

長期的保護政策,讓國內化工學界和工程師的能力被浪費掉而有志難伸,明明是有年產值數百萬的智慧和能力,卻被迫委身於年產值數十萬的無聊工作裡。不僅如此,我們還被迫要擁抱核電與四高產業,讓子孫活在「國在山河破」的惡劣環境中,而且活在隨時可能被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取代的焦慮裡。

政府縱容企業發展四高產業,而造成了過去對土地與國人數不清的傷害,造成台灣產業無法升級的惡夢,也糟蹋了許多人的青春和智慧。但政府的無能與怠惰,卻是媒體和選民縱容的結果。如果我們繼續縱容政府的無能和怠惰,我們也將跟上一代一樣被永遠無法升級的產業糟蹋掉青春和智慧,並且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追上來之後,被遺棄在失業的悲情裡。

假如這不是妳想要的未來,也不是妳願意看到的子女前途,就只好挪出一點時間來鞭策政府。台灣有向上發展的本錢,但是要有選民的有效監督,政府才會願意賣力地跟我們一起邁向那絕不輕鬆的「向上提升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